首页 > 社会 > 明月梅花一梦,薛宝琴最后嫁给梅翰林了吗?

明月梅花一梦,薛宝琴最后嫁给梅翰林了吗?

这是《红楼梦》中一个著名的悬念。关于薛宝琴最终是否嫁给了梅翰林之子,答案很可能是没有,或者即使嫁了,结局也并非圆满。这与“明月梅花一梦”的判词是高度吻合的。

1. 明确的婚约关系

首先,书中有明确交代,薛宝琴在上京之前就已与梅翰林之子定亲。

第五十回,贾母细问薛宝琴的“年庚八字并家内景况”,似乎是想要说媒。薛姨妈便赶忙解释道:“可惜这孩子没福,前年他父亲就没了。他从小儿见的世面倒多,跟他父母四山五岳都走遍了。他父亲是好乐的,各处因有买卖,带着家眷,这一省逛一年,明年又往那一省逛半年,所以天下十停走了有五六停了。那年在这里,把他许了梅翰林的儿子,偏第二年他父亲就辞世了,他母亲又是痰症。”

所以,薛宝琴与梅翰林之子有婚约是事实,她此次进京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发嫁。

2. 梅家的异常态度与婚事的悬置

然而,梅家的态度却非常冷淡和蹊跷,这使得婚事充满了变数。

第五十七回,邢岫烟定亲后,薛蝌和宝琴兄妹俩的反应是:“薛蝌自那日见过岫烟,未娶亲先得了一个好媳妇,又见邢夫人等在下招抚,心里喜欢,倒比先更觉好了。惟有薛宝琴看见哥哥定亲,想起自己没了父母,又亲事未定,心里便觉伤感。”

这说明,宝琴的婚事在当时是“未定”的悬置状态。

同回中,宝钗对岫烟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偏梅家又合家在任上,后年才进来。若是在这里,琴儿过去了,好再商议你这事。离了这里就完了。如今倒先定了他妹妹的亲,薛蝌哪里敢定亲?倒是家去说着,只怕杨家那混账行子(指原本想强娶岫烟的薛蟠)等不得,倒定下他妹妹,岂不更是一件好事?”

这段话信息量很大:梅家全家在外地为官,要后年才回京。梅家不在,宝琴的婚事就无法办理,连带着薛蝌的婚事也不敢先定(因长幼有序)。这透露出梅家对履行婚约并不积极,甚至有拖延之嫌。

这种“合家在任上”的借口,在古代社会看来是十分牵强的。如果真心想娶,完全可以派人来操办,或者让儿子先行完婚。梅家的冷淡处理,暗示了他们可能想悔婚或另作打算。

3. 关键的判词与命运暗示

决定性的证据来自薛宝琴的判词和《红楼梦曲》。虽然她的曲子已佚,但她的判词是《怀古绝句十首》,这本身就是一种暗示——她的过去(定亲)已成“古”,未来则迷雾重重。

而更直接的暗示来自她与宝玉共同享有的那首判词图谶:

画着一盆茂兰,旁有一位凤冠霞帔的美人。也有判云: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这首判词通常被认为是李纨的。但值得注意的是,“一盆茂兰”指李纨的儿子贾兰高中显贵,“凤冠霞帔的美人”则指贾兰成功后,李纨得享诰命。

然而,薛宝琴的结局恰恰与这个画面形成了对照。她哥哥叫薛蝌,名字带“虫”,与“梅翰林”的“梅”字在古诗文中常与“媒”、“媒妁之言”相关。但“冰水空相妒”暗示了她的婚姻如同冰水一样,看似美好实则空无,最终可能成了人们口中的“笑谈”。她并没有成为那个“凤冠霞帔”的诰命夫人,她的“梅花之梦”落空了。

“明月梅花一梦”正是对她命运的精准概括:她曾拥有如明月梅花般璀璨高洁的起点和才情(连贾母都极度喜爱),但关于婚姻和未来的美好憧憬,最终都如一场幻梦,化为泡影。

结论:综合以上线索,薛宝琴与梅家的婚事极大概率发生了变故。

可能是梅家回京后嫌薛家商贾门第不如从前(薛父已逝),加之薛家大房(薛蟠)又惹上人命官司,家道中落,因而悔婚。另一种可能是虽然勉强完婚,但婚后生活非常不幸(“如冰水好空相妒”),丈夫早逝或感情不和,最终她孤独终老。

因此,“明月梅花一梦”并非指她幸福地嫁入了梅家,而是指她与梅家的这段姻缘,如同月光下的一场梅花梦,美丽却虚幻,最终醒来,一无所有。这是曹雪芹为她安排的一个同样具有悲剧色彩的结局。

相关知识

明月梅花一梦,薛宝琴最后嫁给梅翰林了吗?
琉璃世界的异乡人:薛宝琴《红楼梦》叙事裂缝的诗性寓意
艳压群芳的薛宝琴为何会无处可嫁?宝玉和史湘云说出了真实的答案
《红楼梦》中,这一细节,暗示了薛宝琴的最终结局
薛姨妈因何认为贾母想把薛宝琴说给贾宝玉?原来这才是真实用意
红楼梦:详解薛宝琴怀古诗,这些深意,很多人都没读出来
原创 皇商之子、薛宝琴胞兄——薛蝌
薛宝琴:比黛玉心宽,比宝钗稳重,她的出现是反衬其他人的缺点吗
《红楼梦》中贾母特别喜欢新来的薛宝琴,宝钗真的嫉妒了吗?
《红楼梦》:赢过宝钗,她靠的不止是美貌

网址: 明月梅花一梦,薛宝琴最后嫁给梅翰林了吗? http://m.shhpp.com/newsview344632.html

所属分类: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