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被誉为中国的“兵圣”,他的《孙子兵法》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居于《武经七书》之首,不仅被历朝历代视为行军打仗的“圭臬”,还远播海外,丰臣秀吉、拿破仑以及当代的美军都研读并应用过。
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了已知最早一批竹简,经过专家的考证与释读,发现这上面竟然写着《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的内容。这些竹简文字写于西汉早期,约是文景武三帝期间,距今已有2100多年历史了。银雀山一号汉墓总计出土汉简4942枚,以兵家典籍为主,还包括《尉缭子》《六韬》等。
《孙子兵法》残简是现存最早版本,与传世本多有差异,《孙膑兵法》残简的出土终结了孙武、孙膑是否为同一人的千年学术争议。不夸张地说,这一考古发现历史价值、书法价值难以估量,也正因此,2012年时它与商太阳神鸟、西周利簋、秦石鼓文壁画、西晋陆机《平复帖》、唐韩滉《五牛图》、宋真珠舍利宝幢、宋定窑孩儿枕、元渎山大玉海,被评为“中国九大镇国之宝”。
《孙子兵法》汉简本除包含13篇主体内容外,另有《吴问》《四变》《黄帝伐赤帝》《地形二》4篇附文,为传世本所无其中“亩大而税轻”则兴、“亩小而税重”则亡,补充了传世本对“战争与生产关系”的论述空白。市面版本顺序为《计》《作战》《谋攻》……《用间》,汉简本显示《形》篇位于《势》篇之后。汉简本为理解先秦军事思想的完整性提供了新维度。
再说书法,这些汉简为我们展示了西汉时期真实的书风,处于 篆隶转换”的中间态,横画起笔切入,侧锋切入后速转中锋,行笔提按幅度小,中竖垂直下行,收笔自然截住,转折内角圆转避生硬,比睡虎地秦简的圆转多份刚硬,呈现过渡期的典型特征。
字形多呈扁方,偏旁处理有规律,呈斜直线排列,比秦简的弧形更规整,为后世楷书偏旁规范提供雏形。墨法受材料与工具制约,呈现“实用书写”的本真,墨色多呈深灰,无浓淡刻意变化。
考古学家夏鼐在《中国考古学研究》中指出:“银雀山汉简书法,是秦汉书法演变的活标本,其价值不在刻意求美,而在真实记录了汉字书写的自然进程。”沙孟海《中国书法史图录》称其“笔法简劲,结字率真,为后世理解‘隶变’提供了最直观的范本”。
相关知识
山东发现《孙子兵法》手稿,距今2100年,被评为我国“镇国之宝”
山东发现一处旧石器时期遗址 距今约3万年至5万年
九大镇国之宝:平复帖,笔意质朴,心意难平,中华第一帖名副其实
山西夏县师村遗址发现距今6000年石雕蚕蛹
象征中华八千年的文物,给谁谁不要,今为永久禁止出境的镇国之宝
北京人艺再演“镇院之宝”《茶馆》
印度的镇国之宝:失传1400年后现身南京,专家:价值难以估量
《孙子兵法》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琉球群岛自隋朝时被我国发现,明朝洪武五年归顺我国……
河北大名发现清乾隆年间石碑 距今有266年历史
网址: 山东发现《孙子兵法》手稿,距今2100年,被评为我国“镇国之宝” http://m.shhpp.com/newsview333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