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宅家”也会中暑?“室内中暑”要当心!

“宅家”也会中暑?“室内中暑”要当心!

新华社北京8月4日电(记者李佳巍)烈日曝晒下,多数人都知晓“高温”的威力。但对于通风隔热差高温高湿环境下的“室内中暑”许多人并不熟悉。专家提醒,高温高湿的室内也潜藏着中暑风险,室内并不比室外更“安全”。

沈阳故宫入口处安装了冷雾降温风扇,为游客送上清凉。新华社记者 李钢 摄

沈阳故宫入口处安装了冷雾降温风扇,为游客送上清凉。新华社记者 李钢 摄

“当室内温度高于32摄氏度、湿度大于60%时就要警惕室内中暑风险了。”中日友好医院急诊科副主任闫圣涛说。

为什么会产生“室内中暑”?一方面,由于高温高湿环境下,出汗难以蒸发带走热量,身体调节功能失衡,人体散热“遇阻”。此时,身体产热大于散热,体温会迅速升高,当超出中枢系统调节极限时,就会造成器官不耐受,热量累积导致中暑发生。另一方面,室内通风条件较差,容易形成高温高湿的密闭环境,也会催化“室内中暑”的发生。

人们在南京北极岩人防工程避暑纳凉。新华社发(杨素平 摄)

人们在南京北极岩人防工程避暑纳凉。新华社发(杨素平 摄)

“老人、婴幼儿尤其需要注意‘室内中暑’问题发生。”闫圣涛说,老人与婴幼儿体温调节功能较弱,对温度变化不敏感,极易因不能及时增减衣物或者做不到及时降温通风导致中暑。

部分老年人有个认识误区,不喜欢开空调,而喜欢开电扇“降温”。但如果周围温度过高,电扇并不能起到良好的降温效果,仅能循环高温空气。

闫圣涛建议,有老人、孩子等需要长期在室内生活的家庭,尽可能在屋内安装一个温度湿度计,以便随时监控。当温度湿度超过标准值时,及时通过合理使用空调、保持室内通风、及时补水或转移离开高热环境等手段,降温散热避免中暑发生。空调建议温度设置在26-28摄氏度,应避免冷风直吹,早晚气温较低时多开窗通风,让室内空气流动循环起来。

如遇室内中暑如何应急处置?闫圣涛说,“移、敷、喝、擦、降五字要谨记,快速有效降温是关键。”

在天津长芦海晶集团有限公司的盐田作业现场,工人在休息区领取绿豆汤纳凉解暑。新华社发(杜鹏辉 摄)

在天津长芦海晶集团有限公司的盐田作业现场,工人在休息区领取绿豆汤纳凉解暑。新华社发(杜鹏辉 摄)

移,尽快移动到阴凉通风处,脱离高温环境;敷,先用温水再用凉水敷头部;喝即喝水,尽快补充淡盐水或者含电解质饮料,但切记不要“豪饮”,要小口、多次慢饮;擦即用凉水或者湿纸巾擦身子,尤其是腋下、大腿根部等大动脉流过的地方,帮助机体快速降温;降即降温,出现高热或者意识不清的情况,首先进行物理降温,然后尽快拨打120。转运就医,要遵守“先降温后转运,转运过程持续降温”原则。

闫圣涛还提醒,除老人孩子需要特别注意外,通风不良环境中长时间或强体力劳动者、患有少汗症等基础疾病人群等,也需注意“室内中暑”的风险。

(责编:邢郑、孙娜)

本文分享自人民网科普频道,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科普中国客户端。

相关知识

“宅家”也会中暑?“室内中暑”要当心!
当心“高温刺客”!别不把中暑当回事
警惕儿童中暑,从六方面做好预防
出现这俩症状 你离中暑不远了
高温的危险很多人不知道,这份中暑应对指南快掌握
周子舒中暑了呜呜呜呜呜谁看了不心疼……
陈奕迅突发中暑休克,下巴缝了30多针!6场演唱会延至明年
檀健次提醒粉丝别中暑了,还不让保镖打伞,真的好真诚啊!期待节目啦
热热热!高温带来的影响,远比你想象的要大
美国歌手表演途中突然面露痛苦跑下舞台 事后证实在台上中暑

网址: “宅家”也会中暑?“室内中暑”要当心! http://m.shhpp.com/zhidaoview1394.html

所属分类:居家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