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岭南的记忆,既有荔枝的芬芳,也有绵长的药香;既有婉转的粤剧,也有缱绻的乡愁。11月3日下午,鲁迅文学奖得主王松的最新长篇小说《橘红》新书首发式在粤剧艺术博物馆隆重举行。本次活动由广东省出版集团、广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花城出版社、花城文学院、广州市作家协会承办。活动现场,文学界、出版界、粤剧界及中医药界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部融汇粤剧、中医等岭南文化的厚重之作正式首发。

一部“长出来”的小说:三年沉淀,虚实相生
小说《橘红》讲述广州西关三角市大巷“荣宝源老号”药栈老板秦厚仪往上几辈都是做药材生意的,后来出了意外,生意歇了。儿子秦天贽(学艺后改名为秦远驹)从小喜欢广府大戏,和好友胡喜堂(艺名“风情喜”)一起到“尖头馆”学戏。秦远驹后来成为小有名气的粤剧艺人,他的养子,原名周晓林,后随养父姓,艺名秦小驹,是粤剧名家“月儿腔”创始人。秦小驹受邀从广州到天津的广东音乐会演出,并与曾任宫中太医的中医世家那家小姐那尔妏相爱,后因战争爆发而分离。秦小驹的曾孙、在天津出生的药学博士秦朗决定回到广州寻找前辈的足迹。
《橘红》以广东特色中医药材“橘红”为线索,以交流粤剧的旅津广东音乐会作为广州与天津的连结,讲述了秦家、周家、那家等家族在广东与天津两地之间,跨越南北,先后六代人一百八十多年间的浮沉往事,于历史洪流中见证岭南文化的生生不息。他们的悲欢离合里,是橘红历经炮制仍不改的温润,是粤剧穿越时空仍未散的余音,更是岭南的水土滋养出的坚韧底色。
小说入选中国作家协会“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第六期支持名单,并获广州市文艺精品专项经费扶持,同时登上上海国际电影节“最具影视改编潜力文学IP榜”。

语言上,《橘红》气势恢宏,叙事上又不失绵密细致,内蕴丰富,上部“红船调”写祖辈命运,既有粤剧艺术,亦有商帮传奇。同时,武昌起义、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穿插其中,书写一个个小人物在大时代中的际遇。下部“纸舫谣”的视角追寻祖辈往事,写新一代的成长与变化,亦写粤剧、中医药等传统行业在时代语境下的传承发扬与种种新变。作品写几代人的命运流转,亦展现岭南文化的生生不息,既有地域文化特色,亦具有动人的情感,环环相扣。
作者王松在分享创作历程时表示,这部作品并非凭空构思,而是“一点一点在心里长出来的”。为真实还原岭南风貌与粤剧生态,他近三年十余次深入广州采风,研读大量地方文献,甚至在责编寄来的两大箱资料中“啃”出历史细节。
以“笨功夫”写出广州的“实感”与“心气”
从广州西关到天津胡同,从中药橘红到粤剧“月儿腔”,六代人跨越南北,在百年光阴里写满牵挂与坚守。《橘红》是一部闻得到药香,听得见粤韵的双城记。
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中山大学教授谢有顺在对谈环节中高度评价《橘红》的艺术成就。他指出,王松成功处理了小说创作中最难把握的“虚”与“实”的关系——既以扎实的细节还原了广州的街道、饮食、粤剧唱腔与市井生活,又通过虚构人物的命运,传递出一种坚韧不拔的“心气”。

“小说不是靠概念堆砌,而是靠形象和生活来承载精神。”谢有顺强调,《橘红》之所以令人信服,正在于王松下了“笨功夫”:他将历史事件作为背景板,把大时代藏于小人物的日常抉择之中,让读者在秦小驹失明仍登台演出、秦朗返乡创业等情节中,感受到岭南文化“于无声处听惊雷”的力量。
他还特别提到,1840年后的广州是中国现代转型的起点,而《橘红》恰恰抓住了这一历史纵深,写出广东“既守传统又敢为天下先”的复杂气质。
南北文脉交织,非遗题材焕发时代新声
著名评论家黄桂元从文化结构与叙事视野的角度,深入剖析《橘红》的独特价值。他认为,王松以“旅津广东音乐会”为纽带,巧妙打通南北文化空间,将津沽文化与广府文化有机融合,展现出强大的跨地域文化书写能力。同时,黄桂元指出,王松并未落入传统家族小说聚焦内斗与恩怨的窠臼,而是以“文脉传承”为核心,通过人物谱系的精心编织,让历史在日常中自然流淌。

《长篇小说选刊》主编宋嵩则聚焦《橘红》的当代意义与创作方法论。他指出,小说通过第六代人物秦朗对橘红秘方的创新开发,生动回应了年轻一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同与活化实践。秦朗不只是寻根,更是创业——这正是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活力的关键。
文学与粤剧共舞,致敬红线女与马师曾
首发式现场,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获得者欧凯明献唱马红流派经典《搜书院·步月抒怀》,青年演员卢文斌、韩芳芳演绎《帝女花·香夭》,粤韵悠扬,为文学发布增添舞台魅力。王松坦言自己是红线女粉丝,书中主角秦远驹、秦小驹的形象也深受粤剧宗师马师曾等人的启发。

王松向天津市文史研究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粤剧艺术博物馆赠书。这批《橘红》的入藏,不仅为研究岭南商业史、中医药文化与粤剧传播提供了文学样本,也标志着一次文学与地方文脉的深度对话。
相关知识
从西关橘香到沽上粤韵:王松长篇小说《橘红》广州首发
从西关橘香到沽上粤韵 长篇小说《橘红》广州首发
“粤韵广州塔——名家周末大舞台”举行第三场惠民演出
“粤韵广州塔——名家周末大舞台”惠民演出重启
广州粤剧院龙年春班演出60余场,下一站香港
粤韵广州塔|广州歌舞剧院《春天的祝福》歌舞晚会,快来预约吧~
花红映西关,一场跨越山海的“桃李之歌”
民间画家自发来粤创作广州全景图
京腔粤韵唱响湾区 五个剧种演员在穗同台飙戏
谭松韵许兰香沈嘉兰新剧合作,老面孔齐聚
网址: 从西关橘香到沽上粤韵:王松长篇小说《橘红》广州首发 http://m.shhpp.com/newsview354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