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陈丹青:后悔年轻时妄谈鲁迅,为何人到中年很多人才觉得鲁迅牛?

陈丹青:后悔年轻时妄谈鲁迅,为何人到中年很多人才觉得鲁迅牛?

提到鲁迅,我们常常想到他那种豪气干云、直言不讳的风格。他的作品中,情感深沉、笔锋犀利,不仅对社会进行了深刻批判,也对许多人进行了尖锐的讽刺。鲁迅一生与无数人展开过口水战,半个文坛几乎都被他骂过。虽然如此,那些曾被他指责的人,很多后来都表示,鲁迅仍是他们尊敬和崇拜的对象。 由于不同的立场,鲁迅和一些人之间经常发生争论。比如,郭沫若在鲁迅去世后评价他为划时代的文艺作家,虽然二人一直有口角,但他依然对鲁迅的文学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而胡适,虽然曾多次被鲁迅批评,最后也承认鲁迅的作品绝对不会被外力左右,称他为我们的人。这份大度,不仅展示了他们的宽容,也反映出鲁迅本人的独特魅力和强大实力。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鲁迅也开始遭遇一些质疑声。毕竟,他是文学界的巨人,很多人或许因为敬畏他的地位而不敢轻易批评他。但是近代文学评论家陈丹青却做了许多人不敢做的事情,他公开表示自己对鲁迅的厌恶,并且认为鲁迅就知道骂人,没给国家和民族提出什么建设性意见。陈丹青甚至明确表示自己从不读鲁迅的书,认为鲁迅的批评更多是攻击而非深刻的思考。 陈丹青最初是一位画家,他的作品得到了不少人的认可。2007年,陈丹青开始在公开场合谈论鲁迅,分享他对鲁迅的看法,甚至出版了一本名为《笑谈大先生》的书。这本书一出版,便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也为他带来了不少关注和热度。虽然一些鲁迅的支持者批评他炒作,但陈丹青并未回应。然而,这本书的销量却非常不错,也为他赚得了不少钱。本以为事情就此结束,但多年后,陈丹青在一次采访中改变了自己的立场,他表示自己当初对鲁迅的看法实在是过于偏激和无知,并且给出了深刻的反思。 他坦言自己当时对鲁迅并没有深入了解,鲁迅在当时那个特殊的历史背景下所做的事情,只有真正了解他的背景和所处环境的人才能理解。如今,重新阅读鲁迅的作品,他的感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深感当初的判断是多么肤浅和无知。

我自己也是如此,曾经在年轻时读鲁迅的《故乡》,只感叹闰土那种单纯和天真的个性,甚至梦想着自己能像闰土一样,过那种自由无忧的生活。但如果现在给我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成为地主家的小少爷。如今的社会竞争激烈,我深刻感受到现实的残酷,很多人一出生便站在了起跑线的前端,他们所拥有的资源和条件,决定了他们的命运轨迹,而我们这些出发较晚的人,往往会感受到巨大的差距。 现在我已经三十岁了,在一家新媒体工作室工作,而我的老板是我高中时的同学。回想过去,我在学校时是名副其实的好学生,成绩优秀,老师们总是夸奖我。然而我的这位同学则是全校的风云人物,他不仅在学校里风头十足,且家里有着显赫的背景,继承了父亲的事业。 鲁迅和闰土年轻时常常一起玩耍,捕鸟、游历,闰土向鲁迅展示了他未曾见过的世界,尽管两人的身份地位有所不同,但他们的友谊并没有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直到三十年后,他们再次相遇,闰土恭敬地称呼鲁迅为老爷,这一句老爷似乎一瞬间把他们之间的阶级差距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不仅是鲁迅的幻想破灭,也是我们美好未来的破灭。就像我们年轻时,总是与志同道合的朋友相聚,不去考虑彼此的出身和家境,认为只要心意相投,便是好朋友。然而,随着岁月流逝,许多现实逐渐浮现,我们才发现,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往往是命运无法跨越的鸿沟。 时至今日,鲁迅依然是中国文学界不可撼动的巨擘,不管有多少人批评他,他的地位都始终不可动摇。就像陈丹青或者其他一些人对鲁迅持有不同看法一样,鲁迅依然是那个影响深远的文人,历史将永远铭记他的名字。 陈丹青后来也承认了自己当时的无知。作为一个有节操的文艺工作者,他的转变值得我们敬佩。年少不懂鲁迅文,再读已是文中人,这正是我们每个人的成长轨迹。在无力与困顿中前行,我们需要坚强地走完人生的道路,这才是我们应当思考的课题。

相关知识

陈丹青:后悔年轻时妄谈鲁迅,为何人到中年很多人才觉得鲁迅牛?
周令飞谈“鲁迅家事”:用生活细节还原一个真实、有温度的鲁迅
鲁迅与郭沫若到底有何恩怨纠葛?郭沫若为何要给鲁迅甩三口锅?
从余华“讨厌过”鲁迅,看“去鲁迅化”的潮起潮落
“汉字不灭,中国必亡”竟是鲁迅所说?专家直言:鲁迅说得对
为何鲁迅文章被渐渐移出课本?还有人批评他不是文学家
鲁迅收入很高,闰土生活艰辛,为何鲁迅却没有资助过闰土
郭沫若用四字骂鲁迅,鲁迅加一字回应,世人笑称:这便是郭沫若
无爱无后,鲁迅原配妻子的悲惨一生,鲁迅去世,她说了这句话
看“鲁迅评鲁迅”,或有新感悟

网址: 陈丹青:后悔年轻时妄谈鲁迅,为何人到中年很多人才觉得鲁迅牛? http://m.shhpp.com/newsview353927.html

所属分类: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