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对话“跑步推销”的《作品》主编:太放不下架子就会错过机会

对话“跑步推销”的《作品》主编:太放不下架子就会错过机会

“你别走哇,我们这个杂志很好看的!我们是‘中国最美期刊’啊!现在我们给你打折,打骨折……我、我还送个袋子!我还送一支钢笔!”

最近,《作品》杂志发布的征订广告成为朋友圈爆款。第一条视频中,杂志社长、主编王十月一边对着镜头喊话,一边气喘吁吁沿着马路狂奔,还举起厚厚的杂志努力挥舞;跟在他身后的青年编辑李衔夏,怀抱的书刊边跑边漏,但全程保持着灿烂的笑容。11月3日,《作品》官方视频号发出了第二条广告片,这次王十月扮演冒牌版文学医生,给屡投不中、前来求诊的投稿者开处方。作为广东省作协主办、有70年历史的文学刊物,令人愈发感叹“画风清奇”。

视频出圈后,王十月接受南都N视频记者专访时回应道,《作品》杂志社并非面临生存困境,他们属于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没有创收的要求,如今一本杂志的印刷成本加上快递运费,几乎与售价持平。编辑部之所以做这些营销尝试,主要还是希望在新的传播环境下重塑影响力,抵达更多热爱文学、热爱阅读的人。

他相信,文学的受众依然大量存在,只是阅读渠道在变,文学刊物也要应时而变:“任何一个新技术的出现,带来的影响都是双面的。它有可能对你是一种打击,但也给你提供了新的机会。太放不下‘架子’,就会错过很好的发展机会。”

王十月(右)和编辑李衔夏出镜“追读者”。

对话王十月

亲自上阵演绎“年度大片”

南都N视频:这个“征订广告”的创意是怎么来的?

王十月:其实不是我们的原创,它是由一个电影片段衍生出来的梗。之前网络上也有很多人在玩这个梗,只不过我们把它的主题变成了文学刊物的征订。

南都N视频:你是自愿出镜的吗?

王十月:我觉得由我出镜比较好玩,一个是年纪大了跑不动,“哼哧哼哧”的;再一个,毕竟我是一家刊物的主编,可能话题性更强一点。

还有一位“助演”,是我们新来的编辑李衔夏,也是很好的小说家。

南都N视频:视频的标题《追读者的人》很有特点,其中有什么深意?

王十月:这是我们编辑部几个人一起选的,蹭一下《追风筝的人》(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的畅销小说),大家就觉得句式比较熟,容易记住。

南都N视频:感觉还是一个严谨的编辑思路。

王十月:对。哪怕是一条短视频,也是有讲究的,有它的规律。包括视频的结尾,我们也讨论过,它一定是一个笑点。

南都N视频:这条视频的播放数据怎么样?刚发出来的时候,看到你在朋友圈说“期待10万+”。

王十月:发布后第二天早上就过5万了,现在已经10万+。

南都N视频:这样的传播效果,在你预料之中吗?

王十月:应该说是预期之中的。我知道这一条的流量肯定会好,因为它还是挺有趣的嘛。但我们希望,它最终能转化成预订,在这方面,我们这种类型的账号有一个劣势,就是没办法直接挂“小黄车”,只能通过在评论区置顶留言的方式告诉读者如何去购买,这样就比较费事。尽管如此,现在也有200多单了。如果能直接下单,估计还会更多。

南都N视频:我看到视频下方的评论,有人说“笑喷了”,有人说“老泪纵横了”。你有没有收到印象比较深刻的反馈?

王十月:好多作家朋友留言都说,“笑着笑着觉得挺心酸”。当然也有人“喷”的啊,发表负面的评论,但是很少,我感觉99.9%都是鼓励的,或者共情的。

“内容经典化,传播大众化”

南都N视频:这次营销尝试,让我觉得既意外又合理,因为《作品》的风格气质确实比较贴近大众。

王十月:我们有个办刊方针,就叫“内容经典化,传播大众化”。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内容生产跟营销应该是不同部门的事,生产部门只需负责质量。但是在这个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你首先要让读者知道你,还要为他们的订阅提供便利,这样才能让你的文学产品和理念抵达目标读者。

王十月。

其实,我们杂志社属于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不至于说“活不下去”,也没有创收的要求,主要还是希望更多热爱文学、热爱阅读的人能够读到我们做的刊物,这样我们自己也会更加有成就感。

南都N视频:《作品》前社长、诗人杨克也转发了这个视频,给你点赞。他还提到,自己见证了文学纸刊印数的不断下行,一直无法回升。

王十月:对,这是一个大的趋势。

南都N视频:面对目前的文学生态和传播环境,有的从业者会抱怨说,我们处在一个碎片化阅读、短视频当道的时代,为什么你能保持积极乐观呢?

王十月:我觉得如果只看现在的纸质书刊销量,那肯定是断崖式下跌了,但是,这不代表阅读本身进入低谷。你去“微信读书”上看,很多经典图书的阅读量都是上百万的,包括赫尔曼·黑塞这种一般认为很难读的作家,他那几本书的阅读量也很高,而且网友的评论特别多。

南都N视频:你的意思是说,只是阅读的渠道变了,但是文学受众依然大量存在?

王十月:对,现在我每天要在微信上读两三个小时的书,也有的时候是听书。我朋友圈里还有人每天读5个小时左右,导致我永远冲不到微信读书排行榜最前面去。

王十月在“微信读书”上获得的部分勋章。

南都N视频:既然如此,为什么你们还要下这么多功夫宣传纸质杂志?

王十月:因为我们要用各种渠道让人家读到我们,这都是做加法。肯定有人更愿意、更习惯读纸质版杂志;同时,我们也在做公众号和短视频。

其实任何一个新技术的出现,带来的影响都是双面的。它有可能对你是一种打击,但也给你提供了新的机会。太放不下“架子”,就会错过很好的发展机会。

我们《作品》的公众号有几十万粉丝,但是近一两年,公众号推文的阅读数据没有以前那么好,所以我们还得探索其他方式。

像我这次出镜,无非是我“自黑”了一下,就能让很多人知道我们杂志,有更多兴趣去了解文学,这不是好事么。

接下来,我们想把视频号好好地做起来,将杂志内容与新媒体进行更深度的融合。今年双11,我们也准备直播带货,我当主播。

为《作品》制定“十年规划”

南都N视频:今年是你接任《作品》“掌门人”的第五年,你是怎样为杂志的选稿工作把关的?

王十月:文学有一个“标准”,但一定不是机械的。我认为杂志就是要体现一个“杂”字,应该有丰富性。就像《作品》,既有跟王蒙、莫言、余华等当代名家对话的栏目“大匠来了”,也有倡导抱朴见素的“素人写作”,不同栏目自然有不同的选稿标准。每一期杂志我们都很注意搭配,一定会涵盖老、中、青的作者群体。

南都N视频:那要怎么把握整体风格?或者说,你们想吸引什么样的读者?

王十月:我们现在非常重视发展年轻读者。有一个专栏叫“网生代@”,还有一个网红栏目“超新星大爆炸”,专门推出文学新人,在年轻作者中间口碑很好。

我们与全国众多高校的文学社团保持联系,给这些在校学生赠送我们的杂志。

南都N视频:说到吸引年轻读者,还有一种思路是“拼颜值”,很多年轻人愿意为审美上的愉悦买单。这方面你们也会有所考虑吗?

王十月:明年我们准备在内页加入一些年轻人喜欢的彩色插画,让杂志变得更漂亮一些,正在找插画师呢。

我们还打算自己搭建一个好的直播间,之后会增加直播频次,可以经常跟读者做一些分享,让更多人受益。

南都N视频:AI时代,技术迭代加速,你会觉得身为文学杂志编者,真的在追着时代跑么?就像《追读者的人》这个视频里的状态?

王十月:跟在后面追,那是因为没有超前的思维。“老本”很快就会吃完,肯定要思考,新的影响力从哪里来。

对我们杂志,我是有一个“十年规划”的。第一个三年,要让读者重新听到我们的声音。在人手特别有限的情况下,我们“折腾”也好,挨骂也罢,反正让人家知道我们了,这个阶段的目标就达成了。

第二个三年,要让文学界重视我们的声音。我觉得我们提前完成任务了,包括我们开设的很多栏目,一些策划,以及我们提出的理念等,都产生了较大反响。

第三个阶段的四年,希望我们能够引领文学的风尚。这就是我们的一个愿景,我们在往这个方向努力着。

出品:南都即时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侯婧婧

相关知识

对话“跑步推销”的《作品》主编:太放不下架子就会错过机会
对观众频频问候毫无架子,太真诚啦!
周润发现身北京公园跑步,和众多粉丝合影没架子,花白胡子超显老
跑步与不跑步,过的是不一样的人生!
33岁女星路跑偶遇周润发,平易近人主动合照,丝毫没有天王架子
老情人藕断丝连放不下对方
徐磊你不准故意推销
放不下一个人的感觉,大概是这样的
鹿晗最新广告大片直拍 穿着皮鞋跑步机跑步……
一个人跑步是什么感觉?没跑步的人永远不懂

网址: 对话“跑步推销”的《作品》主编:太放不下架子就会错过机会 http://m.shhpp.com/newsview353705.html

所属分类: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