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诸家荟萃 观海派风貌

诸家荟萃 观海派风貌

(来源:光明日报)

转自:光明日报

花鸟(中国画)任伯年

【览事速递】

  走进上海海派艺术博物馆“海上大观——近现代海派书画名家学术研究展”,犹如穿越百年艺术长廊。虚谷的《梅花》,以冷逸笔触勾勒枝干,线条如铁画银钩,暗含金石风骨,墨色浓淡交错间,尽显“晚清画苑第一家”的孤高气韵;任伯年的《花鸟》,设色明艳却不张扬,禽鸟造型兼具写意灵动与写实精准,翎羽的细腻笔触与背景的墨色晕染形成巧妙对比,印证了他“中西融汇”的探索;王一亭、何煜、胡郯卿、黄山寿、倪田、金梦石、赵云壑七位大家联袂创作的《九秋图》,堪称海派画坛的“群英会”,画面中,秋菊傲霜、丹桂飘香、芙蓉含笑,七位画家以不同的笔触和视角,共同描绘出金秋九月的丰饶景象,每位画家各展所长,却又和谐统一,展现出海派艺术“和而不同”的包容精神……

  19世纪中叶,工商业的发展使上海成为新的绘画市场,吸引了江浙一带专业画家,其中居于主流地位的则是被称为“海派”的群体,他们善于把诗书画一体的文人画传统与民间美术传统结合起来,又从古代刚健雄强的金石艺术中吸取营养,将明清以来大写意水墨画技艺和强烈的色彩相结合,形成雅俗共赏的新风貌。

  本次展览分为“潮头涌起”“风云际会”“波澜壮阔”三大版块,基本呈现了海派绘画形成与鼎盛时期的主要画家作品,包括虚谷、吴昌硕、任伯年、赵之谦、蒲华等,涵盖山水、花鸟、人物等多种题材。从早期民间画师适应市民审美需求的探索,到清末文人加盟带来的艺术升华,再到民国时期新文化精英的中西合璧,海派书画完成了从“何为海派”的追问、“何以海派”的论证,到“何止海派”的超越——其演变的每一步,都对应着上海城市文化由传统江南市镇迈向现代国际都会的壮阔缩影。大家不妨亲临展厅,领略海派艺术百家纷呈的万千气象。

(许馨仪整理)

相关知识

海派笔墨绽放荣宝斋 陈家泠咏梅作品展启幕
两位海派名家近期在长宁“对话”
从画家到艺术革新者,读懂海派大家程十发创新之道
“小梅花荟萃”活动广西选手创佳绩
曾经创造巨大辉煌,海派美术在当代该如何传承这片“天光云影”?
沪政协委员建言“地标+体验”打造新海派年俗
“迎新春致‘繁花’”——沪举办“海派摩登空间展”
海派石库门里年味浓 非遗、传统技艺争艳迎新春
什么是海派文化?这场主题活动带你探寻城市记忆
《海派甜心》演员今昔对比……

网址: 诸家荟萃 观海派风貌 http://m.shhpp.com/newsview353297.html

所属分类: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