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文学巨匠契诃夫作品《海鸥》在桂林大剧院上演 观众掌声热烈

文学巨匠契诃夫作品《海鸥》在桂林大剧院上演 观众掌声热烈

《海鸥》演员们谢幕。

10月28日晚,契诃夫经典话剧《海鸥》在桂林大剧院上演。在秋意渐浓的桂林夜晚,这部气质高雅的作品与城市的文化氛围相得益彰,为观众带来一场关于文学、戏剧与人性的深度对话。

作为契诃夫十九世纪末创作的四幕话剧,《海鸥》被视为现代戏剧的开端之一。该剧以偏远庄园为背景,通过一群追求爱情、艺术与理想的人物之间的情感纠葛,展现他们在现实与理想错位中的挣扎与幻灭。契诃夫自称这部作品为“喜剧”,实则融悲剧色彩于日常叙事之中,开创了抒情心理戏剧的先河,形成了独特的“潜台词戏剧”风格。

然而,这部话剧并不是一开始就获得成功。

1896年1月17日,契诃夫的《海鸥》在彼得堡皇家剧院首演,惨遭失败,契诃夫没看完戏就离开了剧院。第二天契诃夫写了三封短信,给他的亲人和朋友讲述演出失败的事。他在信中赌气地说:“我以后再也不写剧本了。”一个月后,他还在信中提及这件伤心事:“即使再活700年,我也不会再写一个剧本。”“剧场里充满了敌意,空气因为憎恶而膨胀,而我,依据物理学的原理,像炸弹一样,飞离了彼得堡。”

1898年12月17日莫斯科艺术剧院首演《海鸥》,大获成功。而这次演出标志着“一个新的剧院诞生了”。后来一只飞翔的海鸥绣在了莫斯科艺术剧院的大幕上,成了这家世界闻名的剧院的院徽。

本次上演的《海鸥》由中央戏剧学院与俄罗斯鲍里斯·史楚金戏剧学院联合培养的“表演干部训练班”呈现,特邀俄罗斯导演伊琳娜·帕霍莫娃执导。“导演是契诃夫迷,她一提到契诃夫就像少女一样,她不光是对《海鸥》这部剧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对契诃夫本人,包括他的身世经历都特别清楚。”话剧演员在接受采访时说。这部话剧在忠实原著的基础上,以当代视角重新解读人物内心世界,舞台上的演员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深入人心的台词,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人类内心的复杂性,让契诃夫笔下流动的艺术图景在今天的舞台上焕发新生。

导演伊琳娜·帕霍莫娃说,契诃夫谈论的是那些自古至今决定着每一个人命运的事物,他痛苦地探寻着人生最根本的问题:什么是生与死、爱与孤独、谎言与真理。希望《海鸥》能走进每一位观众的心中。

当晚的演出不仅是一场高水平的艺术呈现,也走进了观众的心中。“舞台上演员犀利的表演让我沉浸在其中,演员崩溃的那几段,我感觉我快绷不住了。”专门从南宁赶来桂林看剧的邓小姐说。也有观众感叹,在桂林这座连发呆都能引发思考的城市,观看《海鸥》恰逢其时。契诃夫式的幽默所言“天气很好,钱一点也没有”,这一晚的桂林则是“今晚夜色很好,《海鸥》很棒!”。三个小时的演出收获了观众们热烈的掌声。

“桂林的观众太棒了,给了我们特别多鼓劲的地方,在我们预埋的一些包袱,或者有一些感动的点,大家都有呼应,于是我们在舞台上十分兴奋,桂林的观众真好。”在结束演出后,演员们在接受采访时表达了对桂林观众的喜爱。

演出结束后,演员合影留念。

近年来,随着学界对契诃夫研究的深入,这位文学大师平实而幽默的语言风格愈发受到喜爱,吸引着越来越多观众走进剧场,感受经典的永恒魅力。在桂林艺术节期间,俄罗斯经典文学作品多次被搬上舞台,此前《樱桃园》等剧目的成功上演,已让本地观众充分领略到俄罗斯戏剧艺术的深厚底蕴。

来源:桂林日报(记者周文琼 文/摄)

桂林市融媒体中心出品

相关知识

契诃夫在上海
格鲁吉亚版《海鸥》登台曹禺剧场,简约现代视角切入契诃夫名作
北京人艺上演契诃夫名剧《海鸥》 简洁舞台演绎复杂内心
格鲁吉亚版契诃夫名剧《海鸥》受邀来华演出
莫斯科艺术剧院将携契诃夫成名剧《海鸥》来华巡演
话剧《海鸥》上演沉浸式观演重塑经典
《海鸥》再“振翅”,契诃夫名作,诗意重现人艺舞台
《海鸥》再展翅,契诃夫经典,诗意登人艺舞台
契诃夫:在琐碎生活中捕捉真理
《契诃夫的餐桌》 一堂“真吃真喝”的大师课

网址: 文学巨匠契诃夫作品《海鸥》在桂林大剧院上演 观众掌声热烈 http://m.shhpp.com/newsview353067.html

所属分类: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