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宝元年,李白奉命入京,担任翰林供奉。李白一直渴望能像管仲、张良、诸葛亮那样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且他才高志大,充满雄心壮志,原本积极进取、立志入世。然而,入京后的李白并没有得到玄宗的重用,反而遭遇了权臣的诬陷与排挤。两年后,他被“赐金放还”,实际上是被迫离开了长安。
李白被逼离开京城,许多朋友来为他送行。面对仕途的困顿与失望,李白心中愤懑不平,便写下了这首《行路难》来抒发他内心的愤慨与无奈。
《行路难》
李白〔唐代〕
金杯中的美酒一斗价值十千钱,玉盘中的珍贵菜肴价值万钱。

但我放下酒杯,扔掉筷子,完全没有胃口。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情空虚茫然。
想要渡过黄河,却被冰雪封堵,想要攀登太行山,山路被大雪覆盖。
闲来垂钓在碧绿的溪水旁,忽然间又梦见乘船,航行在日月之间。
行路难,行路难,岔路多,今天我身在何方?
长风破浪终有时,挂上云帆渡过沧海。
这首诗的意思是:
金杯中的美酒价值极高,一斗就值十千钱,玉盘里的菜肴更加珍贵,价值万钱。
然而,我此时却无心享用美食,放下杯子,扔掉筷子,心中空虚,不知该做何事。
我想渡过黄河,可河面上的冰层把路挡住了;我想攀登太行山,可大雪把山路覆盖了。
人生的道路往往充满了困难和阻碍,就像我现在面临的困境一样。

然而,一些人的成就却往往与机缘巧合有关。比如,姜子牙在遇到周文王之前,一直在溪水旁垂钓;伊尹在遇到商汤之前,曾在梦中看到自己乘船从日月之间穿过。
行路难,行路难,我现在正处在这岔路口,未来何去何从呢?

但我深信,总有一天,我会乘着长风,破浪前行,挂上云帆,穿越沧海,最终实现我的理想。
这首《行路难》原本是三首诗中的第一首,抒发了诗人在遭遇政治困境之后的失落与愤懑。诗中的感情跌宕起伏,思维跳跃,气势昂扬,展现出李白特有的艺术魅力,成为后世传颂的经典之作。
诗的前四句描写了朋友为李白送行时设宴的情景。李白即将离去,朋友们为他设下盛大的宴席,表示深情厚谊。李白一向喜爱美酒佳肴,如果是平时,他一定会尽情享受美酒美食,甚至“饮酒三百杯”。
但这一次,李白却放下酒杯,摒弃筷子,毫无食欲。他站起身,拔出宝剑,四处望去,心中充满了茫然与失望。

“停杯”、“投箸”、“拔剑”、“四顾”四个动词,清晰地展现了李白内心的苦闷和情感的起伏。
接着,李白用“冰塞川”和“雪满山”这样的比喻,来象征自己仕途受阻的困境,显示出他内心的痛苦。面对黄河的坚冰,渡河无望;面对太行山的积雪,登山无望。
这两句诗揭示了“心茫然”的原因,也揭示了他在社会道路上所遭遇的艰难困境。但李白并不甘心于此,他从吕尚垂钓、伊尹梦日的故事中,找到了些许希望。
李白引用吕尚和伊尹的故事,暗示自己对前途依然抱有希望,尽管他在朝廷的前景尚不明朗,他并没有完全失去信心。
“行路难”的四句,节奏急促且跳跃,展现了李白内心的不安与急切。这是他在迷茫与不安中,对未来的探索与追求,复杂且矛盾的心情得以鲜明表达。
诗的最后两句,李白展现了他对未来的信心与希望,尽管面前的路阻且长,他依然坚定地相信,终有一天,自己会乘着大风,破浪前行,挂上云帆,渡过沧海,最终达到理想的彼岸。
这首诗通过层层递进的感情波动,不仅展现了政治现实对诗人理想的压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愤懑与不平,同时表现出他坚韧、自信的个性,以及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现了诗人强大的精神力量和对未来充满信心的豪迈气概。
相关知识
李白最失意时,却写下一首千古名作,结尾两句更是激励了无数世人
“诗仙李白”求爱被拒,写下一首酸诗,却流传千古!
杜甫高考落榜,挥笔写下一首千古名诗,最后10字点醒世人,成无数人的座右铭
唐伯虎写下一首诗,通篇都是口语,却成咏物诗的千古名作!
李白向女子求欢,却惨遭拒绝,于是写下一首诗,后流传千古!
李白遭妻子嫌弃,写下一首酸爽诗,最后14字被无数后人当成座右铭
李白写下千古名句,他抄袭后成千古名句,苏轼骂抄者又是千古名句
苏轼劝好友戒色,写下一首诗流传千古,男子看完开怀大笑,女子看完却生气不已
南宋一尼姑外出踏春,寻春不到却写下一首悟道诗,千古流传
李白在黄鹤楼写的一首冷门诗,从开头狂到结尾,嚣张得令人叹服
网址: 李白最失意时,却写下一首千古名作,结尾两句更是激励了无数世人 http://m.shhpp.com/newsview352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