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西南交大人文学院阮晨晖教授 ——阮教授伯克利任教,筑中美音乐人文桥梁

西南交大人文学院阮晨晖教授 ——阮教授伯克利任教,筑中美音乐人文桥梁

内地唱作人、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客座教授阮晨晖女士近日正式出任 美国伯克利音乐学院客座教授。她以“跨学科视野下的音乐深度表达——文 学、心理学与哲学的融合路径”为核心议题,结合个人创作实践与中美文化 交流经验,与伯克利师生展开深入对谈,为这所世界级音乐学府带来了独特 的东方美学视角与跨领域思维范式。

阮教授在流行音乐创作中持续探索人文领域的跨学科融合,其跨越创作、 表演与文化传播的多元实践,与伯克利所倡导的“跨文化、跨学科音乐融合” 教育导向不谋而合。此次聘任不仅是中美音乐教育合作的一次重要桥梁搭建, 也将为学生提供融合人文素养与国际视野的系统性创作指导。据悉,她将以 客座教授身份参与流行音乐创作及跨学科艺术研究等课程教学,具体形式包 括开设大师工作坊、指导学生进行跨媒介创作实践等。

她从大学时期的获奖作品谈起,分享了如何将文学意象转化为音乐语言、 借助心理学理论解析情感结构,以及通过哲学思维拓展音乐的精神层次。她 指出,“优秀音乐作品不仅是人文思想的容器,更是跨越认知疆界的桥梁— —创作者应自文学中吸收叙事厚度,从心理学中捕捉情感逻辑,再以哲学思 辨赋予作品超越现实的精神高度”。在解析跨学科创作方法时,她以“文学 意象与现代和声的呼应”“情感分层理论与歌曲叙事建构”“复调手法表现 存在主义的时间观”等实例,阐释了不同人文领域与音乐语言之间的内在联 系,强调“真正的融合并非概念堆砌,而是寻找学科间逻辑的共鸣,让思想 经由旋律自然显现”。

在与伯克利声乐讲师 Felicia Gavilanes 等学者进行的“数字时代中音乐创作的人文立场”对谈中,阮教授提出,尽管数字平台拓展了音乐传播的广度, 但创作者更应回归人文根基——从文学中提炼永恒符号,运用心理学工具激 活听众情感共鸣,并以哲学思维提升作品的立意境界,方能使音乐在快速迭

代的文化环境中保持持久价值。她结合自身基于社会心理调研所进行的群体 情感音乐表达等实践,激励青年学生“在技术革新的浪潮中坚守人文感知, 让音乐不仅触动耳朵,更能叩击心灵”,这一观点引发了在场师生的广泛共 鸣。

相关知识

西南交大人文学院阮晨晖教授 ——阮教授伯克利任教,筑中美音乐人文桥梁
越南艺术家阮忠:用艺术架起中越友好的桥梁
跟随罗宁教授“学典故,读苏诗”
关掉灯光,“阮痴”冯满天带来“音乐疗愈现场”
“古城卫士”阮仪三:苏州是我的乡愁
东西交融,共谱中美人文交流动人乐章
西安交大二附院种铁教授当选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常务委员
“茶院士”刘仲华受聘西南林业大学荣誉教授
摇佩玉铮铮,上海民族乐团阮族专场音乐会上演
这场民乐团音乐会证明阮和吉他是“亲戚”……

网址: 西南交大人文学院阮晨晖教授 ——阮教授伯克利任教,筑中美音乐人文桥梁 http://m.shhpp.com/newsview352544.html

所属分类: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