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型非遗音乐剧《大河长歌》剧照。
“一朵朵红花呀,山顶上开。一声声山曲儿,打心里来……”前不久,在河曲县临隩公园影剧院,嘹亮婉转的歌声穿透夜色,揭开了大型非遗音乐剧《大河长歌》B版首演的大幕。主角何长歌一亮嗓,就把观众瞬间拉入了与黄河共生的土地记忆中。该剧以黄河文化为基石,讲述了河曲县“民歌之王”何长歌和他的女儿何娟娟40年间为保护、传承和发展河曲民歌二人台而历经千辛、不懈奋斗的感人故事,反映了民歌从鼎盛、衰落到重焕生机的时代变迁。
《大河长歌》是由著名导演郎昆担纲总导演的作品,于2024年国庆前后,在忻州大剧院完成汇报演出,随后登陆山西大剧院进行公演,并于今年1月亮相北京保利剧院进行公演,每场演出均赢得广大观众的热烈好评。
“多地演出的成功以及来自社会各界的积极反馈,坚定了我们赓续文化血脉的信心与决心。”河曲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丁国妍说,“B版38位演员全部为本地演员。改进完善后,还将成为河曲县发展文化旅游的抓手,让更多游客了解、欣赏黄河文化、河曲民间艺术。”
“我是二人台演员,原本的原生态唱法更自由随性,而音乐剧唱法对气息、共鸣这些要求更严格。刚开始我找不准发声位置,声音与剧情也融合得不够。”《大河长歌》男主人公何长歌的扮演者邬光坦言,是王冼平导演团队的悉心指导让他们突破了瓶颈。
作为曾执导央视春晚的著名导演,王冼平扎根河曲,将二人台的身段、民歌唱腔与音乐剧叙事融合。“不是简单组合,非遗,为音乐剧注入灵魂。”这位从业40年的导演感慨道,“这样一群真诚、可爱、质朴,唱着家乡原生民歌的原乡人,以深情质朴的演出唱出了河曲非遗的文化底蕴。”
《大河长歌》B版成功首演的背后,是河曲县对非遗传承的坚实支撑。去年年初,河曲县以“一号文件”形式发布《关于支持河曲民歌二人台传承保护和发展的实施意见(试行)》,构建起传承发展的“四梁八柱”。而演出专项扶持金、考核奖励资金等真金白银的投入让艺人们更安心。“我们创新建立了‘财政扶持+市场运作+激励机制’三位一体的支撑体系,保障《大河长歌》‘走得远’。”丁国妍说。
据了解,河曲县将深化非遗工坊与旅游的融合力度,让观众观剧后可参与河灯制作、民歌学唱等互动活动,形成“非遗+旅游+消费”的闭环。同时,挖掘更多非遗资源,联合国内顶尖团队创作系列非遗主题剧目,并推动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与现代艺术家、文创企业合作,开发非遗IP衍生品,让非遗融入日常生活。
大河泱泱以千古,长歌浩浩焕新声。《大河长歌》不仅是一场演出,更是黄河文化与非遗技艺的现代对话。这部凝结着河曲文脉的作品,让非遗在新时代的舞台上唱得更远、更响亮。
文/图本报记者高玮
相关知识
河曲《大河长歌》B版首演——非遗,为音乐剧注入灵魂
河曲民歌音诗画《大河长歌》舞台剧研讨会在京召开
《发现非遗之美》——河曲民歌
非遗(河曲民歌)传承人研修培训班结业
中国为非遗注入“青春力量”
国家级非遗惠东渔歌首登音乐剧舞台
河曲民歌唱响并州
原创音乐剧《喜欢你》北京上演 非遗英歌舞破界新生
白鹅潭非遗剧场迎首演
泸州老窖携手中国歌剧舞剧院出品 音乐诗剧《大河》巡演版杭州首演
网址: 河曲《大河长歌》B版首演——非遗,为音乐剧注入灵魂 http://m.shhpp.com/newsview352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