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电影世界的“青春话语”

电影世界的“青春话语”

①《哪吒之魔童闹海》

②《流浪地球1》

③《寻梦环游记》 资料图片

今年是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世界电影诞生130周年,百余年来的电影从传统走向了现代科技变革,走在时代的艺术前沿。作为一名电影研究者,被问及最多的就是“什么是好的电影”“如何为青少年挑选适合的电影”等问题。这些问题看似简单,实则涉及教育学、艺术学乃至媒介传播学等多学科范畴以及电影理论、精神分析、认知心理等专业知识。

电影之于青年人意义深远

青少年时期乃人生的重要时段,也是最为艰难的成长“蜕变”期。有数据显示:社交网站指向的全球受众近50亿,且多数是青年人,中国用户则已超过10亿。通过社交网络、短视频平台,青年人已初步形成观影评价和交流习惯的“电影圈”。随着“Z世代”(特指1995年至2009年出生的一代人)青年的不断成长涌入,“青春话语”在电影创作和传播领域也越来越显示出其蓬勃旺盛的激情活力。

“Z世代”的青少年对传统教育模式往往有排斥心理,比如对说教的强烈抵触;比如反感“爹味”;对权威持质疑态度,更愿意通过自主探索和同伴讨论来获取知识。“Z世代”的观影偏好,呈现出不同于其他年代青年在题材、内容、互动等方面的需求特点,对于电影的选择也愿意亲身参与、评论评价并掌控“话语权”,他们观看的影片数量甚至远超教师和家长。如此一来,挑选电影对于师长来说十分迫切,也分外艰难艰巨。更为重要的是,电影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在青少年教育中展现出的价值独特且深远。

著名作家莫言曾回忆自己在十七八岁时忍着饥饿赶往县城再连夜返回,只为观看一部电影的亲身经历:“如果让我饿一天肚子能看一部好电影,那我一定会选择饿肚子。”30年后,他重温那部电影依旧泪流满面。

电影类型“定位”与主题判断

有一位学者曾把电影定义为“视与听的知觉元素如何精彩地组织以传递意义”。单从教育和文化意义来讲,遴选优质精良的电影也需要评价参考标准,而按照电影类型来“定位”电影并进行挑选推荐,不失为一种方式,也有助于青少年学生更多涉猎某学科专业知识,例如科教、人文纪录片均是很好的观影选择。再如科幻电影《流浪地球1》(2019)和《流浪地球2》(2023)以科幻电影叙事“创新了全球科幻电影的话语体系,丰富了世界科幻电影的叙事类型”,同时也提升了中国科幻电影在世界范围对于青年观众的影响力。

电影按类型元素划分不下百种,其中有动作片、喜剧片、爱情片、科幻片、悬疑推理片、动画片等;按照题材划分,有宏大叙事的历史片、战争片等;按照电影形式和风格划分,有文艺片、纪录片等;按照观影群体划分,有青春电影、家庭电影、儿童电影等。近些年,我国的国产青春片发展势头强劲,影片一般摄取亲情、友情和校园恋情、初入社会等情节,选择校园和教室、操场等场景,对青年心理情感的把握敏锐而温情,风格轻松、语言诙谐,重视欢快和灵动气氛的营造。如《匆匆那年》(2014)、《一点就到家》(2020)、《送你一朵小红花》(2020)等影片从不同侧面反映青年的现实困境与情感需求,具有影片观照现实的特质。

总体来看,青春片中的成长题材传达出个体与社会责任之间的主体认知,较受到青少年的认同。如《寻梦环游记》(美,2017)通过梦境叙事探讨记忆与亲情的深意,有助于青少年形成积极的自我认同与社会理解;教育题材电影通过师生关系或家庭教育情境,契合青少年的心理需求;再有的是科幻与冒险题材的影片,如《超能陆战队》(美,2014)等影片,在满足青少年好奇心的同时,运用视觉奇观强化情感体验,通过幻想形式实现现实教育功能的效果。

但无论何种类型的电影,主题价值正向是推荐电影的首要原则。优质的影片一定是传递真诚、勇敢、正义等品质,再有影片表现出的科学的探索精神、对艺术的执着追求等均符合优质影片的特征,对青少年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意义。

适宜的艺术内容和形式表达

一部电影作品的意义,除了主题之外,某种程度上还在于其情感表达和艺术表现方式,也即其独具的形式样态、影像风格等,如一位电影学者所提出的“电影是移动中的雕塑、建筑、绘画”的观点,影片艺术成就部分在于此,实际上也是电影素养教育的核心议题。

如果结合电影学视角,选择电影应注重电影的艺术品质与审美功能。比如电影叙事要有合理的情节结构,避免暴力、色情、歧视等内容,要在光影构图、色彩运用、配乐等方面有一定美学风格,象征隐喻要恰当适度,不抽象晦涩,以适合增强青少年品味艺术理解能力。比如《哪吒之魔童降世》(2019)中结尾的冰与火终极大战的场面,展现了成熟的动画电影工业制作能力;《哪吒之魔童闹海》(2025)中玉虚宫天元鼎的决战场景,即运用了殷商的青铜鼎文化元素并结合特效技术,将水墨笔墨渲染、动作捕捉技术糅合创作,呈现出中华美学的“虚实相生”写意韵味。

要指出的是,有的家长顾忌一些影片表现出的某些场面会对青少年产生心理影响,这就需要教师、家长先行一步进行相关知识讲解、引导以及陪伴,也可推荐选择专业电影期刊进行阅读,以更多领悟影片的叙事意义。例如,今年暑期档的《南京照相馆》(2025)等影片,该片创作者以审慎态度,对于日本侵略者的残暴场面采取了含蓄克制的镜头语言等艺术处理方式,规避过于血腥的场面描述,使得影片的主题呈现不是渲染暴力,而是通过一位铭记历史的见证者姿态进行叙事,笔者认为该片同样适合青年选择观看。

当然,对于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还是要有些“区别之心”,心智成熟度、性格爱好千差万别,所以挑选电影要有心理与认知标准,要契合成长期的观影心理,避免过于恐怖、残酷、性暗示或存在强烈心理刺激的内容;故事剧情深度也需与年龄段匹配。

电影素养教育是运用影像文本分析方法培养关于电影(包括电视、长短视频等)的媒介素养能力,以“影片阅读”方式训练视觉思维与判断能力。“为青少年挑选合适的电影”议题本质上是文化艺术与教育使命责任的结合,是兼具艺术性、教育性与社会性的系统工程。数字化时代,电影素养教育应更多从“管制式选择”走向“理解式引导”,唯有如此,才能培养好新一代观影者,让电影这门艺术生生不息。

(作者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

《中国教育报》2025年10月17日 第04版

作者:陈晓红

相关知识

“假如当日的话语皆妥善表达”
文化类综艺不断探索出新 用青春话语传递主流价值
毛不易为电影《革命者》献唱《青春》,歌颂百年前的革命者
熬夜也要看完的三部,燃爆青春的机甲电影
首映第一场!预定年度最好看的亲情+青春电影!
最亲近之人的话语往往最能触动心灵
青春电影方向在哪?除了满满的荷尔蒙,更应该有深层次的社会思考
电影世界最爱我的人电影
网络电影《中国青年:我和我的青春》上线,各界反响热烈 青春故事致敬青年力量
南山区电影文化系列活动暨“明日青春电影展”开幕

网址: 电影世界的“青春话语” http://m.shhpp.com/newsview351339.html

所属分类: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