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石如(1743-1805) 原名琰,字石如,号古浣子、完白山人。安徽怀宁人。其篆刻得力于书法。强调“以书入印”“印从书出”,印文篆法掺以碑额题字,体势笔意沉雄朴厚,章法上“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使当时局限于取法秦汉玺印的风气为之一变,后世称其印风为 “邓派”。
0
1
释文:江流有声断岸千尺作者:邓石如
材质:石 尺寸:33×54×65(mm)
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秋,正是邓石如四十一岁之年。旅居镇江的邓石如,秋怀无事,忽发奇想,以焙煅印石赏玩。
“一顽石耳。癸卯菊月客京口,寓楼无事,秋意淑怀,乃命童子置火具,安斯石于洪炉。顷之,石出,幻如赤壁之图,恍若见苏髯先生泛于苍茫烟水间。噫,化工之巧也如斯夫!兰泉居士吾友也,节《赤壁赋》八字篆于石赠之。邓琰又记,图之石壁如此云。”
这段边款记录了这方石章由火焙后映现的图像,在他的眼前幻化为苍茫烟水,进而联想到苏东坡《赤壁赋》,随之势不可止乘兴鼓刀,撷取名句镌为印作。充分体现了邓石如的浪漫主义色彩,为后世留下不朽之作。邓石如将款依纹理处置成倒三角形,状如一段山水画上的题款,于下部的烟波影像相互映照。
这件作品的佳胜之处远不止这些,此印篆法圆润刚健,风神流动,刀法沉着痛快,章法疏密错落,正是其密不透风,疏可走马章法理论的诠释,是文人篆刻中的典范。
0
2
释文:
雷轮 子舆 燕翼堂 古欢 守素轩
作者:邓石如
材质:石 尺寸:
2.2×2.2×6.8cm
03
释文:十分红处便成灰 作者:邓石如
材质:石 尺寸:2.7×3.4×3.2cm
谢谢阅读,一起分享艺术和生活的喜悦
免责声明:转自 郭忠之艺术馆
版权归作者所有,如侵权请告知删除
转发朋友圈是对小编最好的鼓励
——书与画微信平台——
相关知识
邓石如篆书〈安乐窝〉四条屏赏析
华东师大:方寸之间 传承文化
何为篆刻艺术之美?
用戈壁石、琉璃刻印章,异材篆刻展览在深举行
篆刻,你凭什么美?
弘扬传统文化,感受篆刻魅力!苏州相城黄桥街道开展篆刻体验活动
当代篆刻名家王靖东先生对中国篆刻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篆刻大师刘一闻与年轻人对话,Soul App“青年开场白”弘扬传统文化
大鹏教育篆刻学院: 在线玩转篆刻艺术
“闽藏情深——篆刻艺术作品展”赴西藏展出
网址: 走进方寸之间 | 邓石如篆刻 http://m.shhpp.com/newsview350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