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啊!”“儿啊!”9月8日,在富平县中华郡文化旅游景区2025渭南百团戏曲联赛的舞台上,澄城县壶梯山文艺演出团带来的秦腔《卖妙郎》之《卖子》一折戏曲,两声撕心裂肺的呼喊声,让台下不少观众悄悄抹去眼角的泪水。
《卖子》讲述主角刘会英携公爹、幼子赴京寻夫,路途中盘缠耗尽,公爹又病重垂危。在饥寒交迫、走投无路的绝境下,刘会英忍痛将亲儿妙郎卖给路人,以此换取救公爹的一线生机的故事。
王芳芳(左)正在演唱秦腔《卖妙郎》
对演员而言,如何精准诠释刘会英在“忠孝”与“母爱”间的艰难抉择,将那份撕心之痛与内心挣扎传递给观众,饰演刘会英的王芳芳,用一场细腻的表演给出了答案。
剧中,她以正旦唱腔为基底,既展现出角色的善良孝顺,又刻画出绝境中的坚韧隐忍。一举一动间,藏着对儿子的不舍与对现实的无奈。一字一句里,满是母性被撕裂的悲戚与救公爹的决绝,每一处细节都让人物的复杂情感落地生根。
演出落幕,雷鸣般的掌声在现场久久回荡。走下台的王芳芳眼眶泛红,她坦言:“每次演完《卖子》,心里都久久不能平静,感觉像是经历了一场真实的人生抉择。”
为了演活刘会英,王芳芳在台下下足了功夫。她反复研读剧本,逐字逐句揣摩人物的心理变化,单是核心唱段就练习了不下千遍。“不管是哪个角色,我都会这样用心对待。”王芳芳说,“塑造一个角色太不容易了,我只希望能把刘会英的无奈与坚韧,更真切地送到观众心里。”
这份对秦腔的热爱与执着,要从王芳芳的少年时代说起。她自小就对秦腔有着浓厚的兴趣,初中毕业后,她第一时间报考了戏曲学校,满心期待地走上专业戏曲道路。可家人“唱戏不能当饭吃”的反对声让王芳芳不得不放弃学戏。但这份热爱从未从她心中消失,空闲时,她会对着镜子模仿戏曲演员的身段,跟着收音机里的秦腔教学节目一字一句学唱腔,把对戏曲的热爱融入日常的点滴里。
2008年,在朋友的邀约下,38岁的王芳芳走进了镇上的秦腔自乐班。起初,她只是坐在台下默默听,连上台演唱的勇气都没有。直到一年后,她才鼓起勇气,站上自乐班的小舞台,演唱了《探窑》中的选段。“我到现在都记得第一次上台时的情景,腿抖得厉害,声音也有些发颤。”王芳芳笑着回忆,即便紧张,她还是坚持唱完了那场戏,观众的认可与掌声给了她信心,也让她对戏曲的热爱愈发强烈。
同年,澄城县举办戏迷大叫板比赛,王芳芳带着《藏舟》选段报名参赛,一举拿下三等奖。这次获奖,不仅让她收获了人生中第一份戏曲荣誉,更坚定了她重拾“戏曲梦”的决心。
2013年,澄城县壶梯山文艺演出团建团,王芳芳第一时间报名加入,终于圆了“专业唱戏”的梦。平日里,她要忙工作、顾家庭,但只要团里有排练或演出,她总会挤时间参与,和团里的戏曲爱好者一起探讨唱腔技巧,对着镜子反复练身段动作,哪怕一个眼神、一个手势都不肯马虎。
对秦腔的满腔热爱,加之日复一日勤奋练习,让王芳芳的演技与唱腔飞速提升,逐渐成长为团里的“台柱子”。这些年,她跟着剧团先后排演了《卖妙郎》《赵五娘》《春江月》等6部本戏,每一部都因她细腻的表演和动人的唱腔,成为戏迷津津乐道的经典。
“芳芳是我们团的‘宝贝’!”澄城县壶梯山文艺演出团团长彭镜说,“她对待每个角色都肯下苦功钻研,从唱腔到身段都力求完美,这份态度特别难得。”
在王芳芳心中,秦腔从来不只是一门技艺,更承载着传统文化的温度与力量。“我希望能用自己的演绎,让更多人看懂戏里的悲欢故事,读懂其中的忠孝道义与人生道理,真正感受到秦腔这门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她说。
来源:渭南日报
编辑/校对:渭南文旅信息中心
相关知识
2025渭南百团戏曲联赛丨王芳芳:用心演好每个角色
“百团百角唱潇湘”湖南省文艺院团竞演获奖名单揭晓
檀健次说用心打磨每个角色
宁王义女就何淮芳晚来,故意挑她毛病,何淮芳做法机智
杨紫《锦绣芳华》角色何惟芳专注赚钱不放过商机
李幼贞烧芳园何惟芳受伤,蒋长扬火烧宁王私库复仇
京剧表演艺术家、教育家张正芳去世
第31届梅花奖|郑芳芳《望海楼台》:晋剧程派的拿手好戏
杨紫新剧《锦绣芳华》角色何惟芳以牙还牙誓让恶人付出代价
杨紫评价何惟芳人物角色内核强大:她就是我的偶像
网址: 2025渭南百团戏曲联赛丨王芳芳:用心演好每个角色 http://m.shhpp.com/newsview348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