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3日晚,“刀刃向内,刀尖向外——吕铮《双刃剑》新书发布会”在北京举办。作家、《双刃剑》作者吕铮,与腾讯视频总编辑张恒、《十月》杂志原主编陈东捷、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总编辑助理、《双刃剑》策划编辑张引墨一起做客新书发布会现场,与读者一同交流对谈。在活动现场,大家一同穿梭于案件与人心的波诡云谲之中,在作者对案件原型、写作经验的讲述里,一起走近这个谜团与真相,邪恶与正义交织的追凶故事背后的一切。
吕铮,中国作协会员,北京作协理事。出版有《三叉戟》《大风暴》《藏锋》《打击队》《名提》《猎狐行动》等二十部长篇小说。曾获2023年度人民文学奖长篇小说奖,第四届茅盾文学新人奖,第七届“北京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小说作品曾连续五次获金盾文学奖,另获有徐迟报告文学奖优秀奖、石峁文学奖、燧石文学奖、全国侦探小说奖等荣誉。编剧作品获第27届白玉兰奖最佳编剧提名、第29届华鼎奖最佳编剧提名。
《双刃剑》是吕铮继《三叉戟》之后,再度出鞘的刑侦力作,剖开伤疤,照见初心。十年前,雨夜潜逃的关键证人乔慕华,如一把利刃刺破四名刑警的职业荣光——“四大名捕”董刃、江锋、赵阔、苏晓雅因“监守失职”跌落神坛,降职、边缘化、荣誉蒙尘,而“内鬼”传言更似阴影缠绕不散。当岁月试图尘封旧案,探长董刃却以“下沉”基层再入刑侦的孤勇,撕开时光的茧房……一群被命运反复碾压的刑警,如蒙尘利刃,为求正义毅然“刀刃向内”。剖开自身伤疤的那一刻,正义锋芒直指罪恶。书中没有悬浮的英雄,只有被现实捶打却未褪色的灵魂,在幽微处点亮人性之光。
塑造鲜活有趣的警察形象
《三叉戟》是吕铮将近十年前的作品,出版后即受到读者的喜爱,改编成电视剧后更是引起了广泛影响。在活动的开始,中国内地著名男演员、导演、电视剧《三叉戟》的主演陈建斌以录制视频的方式,分享了他对吕铮作品的感受。陈建斌表示,他和吕铮的相识缘于《三叉戟》第一部的拍摄,“吕铮在作品中将警察形象塑造得十分鲜活有趣,因此我为吕铮起了一个绰号:‘穿警服的老舍’。一切文学作品的基础都是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吕铮在这方面做得特别好,相信在《双刃剑》这本新书里面,大家会看到更多真实、有趣的人物。”
谈起前作《三叉戟》,吕铮表示,“那个时候我还在用我的潜意识来写作,我从众多警种里面挑选了三个最有代表性的警种,包括一个经侦警察,一个刑警和一个预审,他们分别代表了警察的忠诚、力量和智慧。这三个老警察凑在一块儿,和而不同,便产生了这个故事。”吕铮由此聊到《双刃剑》的创作,“《三叉戟》作为距今近十年以前的小说,还是一张贴在我身上的标签,作为一个作者,我是不满足的。”《双刃剑》从动念到完成,跨越了将近七年的时间,面目几经改变,“《双刃剑》大纲已经修改了10多次,如果大家拿到书的话,会看到《双刃剑》的结尾写的是2017年构思,经过若干次的修改,最后一直到2024年才呈现出来。”从《三叉戟》到《双刃剑》,吕铮表示,这本新书是他给读者的答复,也是给自己的一个答卷。无论及格还是不及格,他都期待着读者们给他的反馈。
“在写《双刃剑》的时候,我在黑板上写了三句话”
作为影视行业的从业人员,张恒表示,他评判剧本、小说时有三个方向:合理,有趣和“突兀”。吕铮作品一大优势就在于合理与真实。“涉案题材、悬疑题材,最重要的就是合理性、真实性。可能因为吕铮的职业是警察,有很多职业案例的积累,因此他下笔也极具真实感。同时,他的故事也是有趣的,他写出了一个真实的警察生态,包括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也包括警察和犯罪分子之间的关系。”
陈东捷是吕铮交往长达十几年的文学编辑。对于吕铮的新作,他从社会问题和人物塑造两个角度进行了肯定,“吕铮总是把警察的故事置于大的社会背景之下,他的每一部小说里面都有不同侧重的社会问题,比如猎狐行动、电信诈骗等等。我们平时经常在新闻里看到的社会问题,很多都会在吕铮的小说里有所呈现。而《双刃剑》中的人物比他前面的作品要复杂得多,比如富江,他本来是一个受害者,后来变成残暴、阴险的施害者,这个人身上显示了非常丰富的人性内涵。这是《双刃剑》比他以往的小说更进一步的地方。”
张引墨就吕铮曾提到的“好的文艺作品就是人物立体,人物关系牢固,以人带事,并不是案件的离奇”,引向对吕铮的创作理念的探讨。吕铮进而介绍了自己在创作这部小说时的经历,“我自认为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双刃剑》:别人没有的,我力争有;别人有的,我力争做到更精彩。我在创作《双刃剑》的时候,在黑板上写了三句话:所有的细节都要经得起推敲;对白、过桥、场景描写,一定要有信息量,有交代、要能衬托整个小说的意向、要对故事情节进行推动;‘棋在棋外’。我要离开警察的身份去看警察。只要我稍微想从警察的立场上写警察,我就会喊停。”
“他心中有一个英雄梦”
张恒表示,他所认识的吕铮是一个充满了创作热情的人,他心中有一个英雄梦,“他塑造英雄的方式是写普通人,通过描写一个平凡警察如何解决生活与案件中的困难,来实现作家与人物的英雄梦,并且在故事中,反映一个平凡警察的喜怒哀乐。这是吕铮的创作特点。”
陈东捷认为,吕铮笔下的“英雄”并没有流于虚假的神话,“小说中的人物是有职业理想的,但他们又是不完美的、有缺陷的。这让这些人物显得真实,有血有肉。他们有梦想,也有自己的欲望和利益,但他们终归坚守了正直的底线。吕铮笔下的人物不是高高在上的英雄人物,也不是被批判、贬低的反面人物,就是生活在我们中间,真实的人里面更有理想的那一种。”
吕铮认为作家的状态有的时候跟警察特别像,总要能看到一个人具体行为的前因和后果,“你要平视这个社会,平视这个世界,甚至所谓的‘黑白灰’,都要敢于凑近它,才能成为一个更加持久的写作者。我觉得如果你要想当好一个作家,应该走出书斋,到社会上,知道社会上发生了什么。让生活的阅历丰富信息量,成为写作的‘四梁八柱’,才能写出有价值的文学作品。”
来源:中国日报
相关知识
蒙尘之刃:照见深渊的光
心怀贪念,就会走向深渊
从“假药贩子”的视角打开《我不是药神》光越亮,照见的蛆虫越多
洪尧的温柔之刃
热血传奇: 我的命运之刃坎坷路
《彷徨之刃》首映礼现场…
《深渊》改名《光渊》首更八集空降 改编自悬疑小说《默读》
超越《千与千寻》!《鬼灭之刃》登顶票房冠军
《鬼灭之刃》:人类应有的风貌
一秒回到彷徨之刃周政杰 阿如那
网址: 蒙尘之刃:照见深渊的光 http://m.shhpp.com/newsview347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