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义故事与真实历史之间往往存在较大差异。为了塑造刘备“仁德”的形象,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颇费心思,甚至可能有意引导舆论,暗示“荆州理应归刘备”。书中虚构了这样一段情节:
据演义所述,荆州牧刘表病重,派人请刘备前来托孤。刘备带关羽、张飞赶到荆州,见刘表。刘表对刘备说:“我病已入膏肓,命不久矣,特托贤弟抚我幼子。我子资质平庸,恐难继承父业,若我身故,还望贤弟接掌荆州。”刘备闻言痛哭拜谢,说:“我当竭尽全力辅佐贤侄,岂敢生他心!”正在说话之际,有人急报曹操亲率大军压境。刘备只得匆忙告辞,连夜赶回新野。刘表病中听闻曹操来袭,惊惶不已,只得商议遗嘱,让刘备辅佐长子刘琦继续统治荆州。
然而,真实历史的记载与此有明显差别。据史书《魏书》记载,刘表确实曾在病重时有意托孤于刘备,但刘备明确拒绝。当时也有人劝刘备接受刘表的请求,刘备解释道:“刘表待我不薄,若我依从其意,旁人必以为我薄情寡义,这样的指责,我不忍承受。”史学家裴松之对此也有怀疑,他指出刘表和妻子素来偏爱小儿子刘琮,早已决定舍长立幼,因此所谓“临终托荆州于刘备”之说并不可信。
不过,笔者认为,《魏书》上的记载未必虚构。当时荆州士人多投曹魏,例如王粲、刘先等人皆仕魏,其中王粲位至侍中,刘先则官拜尚书令。此类史事,很可能出自这些人的传闻,可信度较高。再者,刘表晚年已清楚曹操统一河北,屯兵邺城,随时准备南征。刘表忧虑二子才能不足,为求荆州安危,提出让刘备代理,也并非不可能。类似的情况曾发生在陶谦托孤徐州之时,他同样希望刘备守土抗曹。
关于继承问题,刘表确实宠爱次子刘琮,这让长子刘琦深感不安。他甚至曾向诸葛亮求计,诸葛亮劝他“外出自保”,以重耳避祸为例,刘琦领会后,借孙权攻克江夏的机会,请求调任江夏太守,刘表和蔡氏欣然同意。后来刘表病重,刘琦闻讯赶回襄阳,却遭蔡瑁、张允阻挠,二人担心父子相见后刘表改意,便以“守职尽责”为由拒绝放行,最终刘琦只能泣别门外,令人扼腕。史籍《典略》对此亦有详细记载。
建安十三年八月,刘表去世,刘琮继位。此时曹操大军已抵荆州,刘琮在无力抵抗的情况下选择投降,并通知屯兵樊城的刘备。刘备闻讯震惊,带少量人马仓促撤退,最终与刘琦在江夏会合,后联合孙权军,在赤壁大破曹操,局势才得以稳定。战后,刘备推举刘琦为荆州牧,以承父业,但刘琦在次年骤然离世,刘备遂在众望所归之下,接掌荆州,开始扩展势力。
综上所述,罗贯中在演义中对刘备“仁德”的刻画明显夸大,而史书记载虽然简略,却透露出当时政局的复杂性以及刘备谨慎自保的智慧。
相关知识
《三国演义》中,刘表让刘备辅佐长子刘琦,历史也是如此吗?
三国演义:为何说揭下“伪善”的面具,刘备也是三国的一大奸雄?
读《三国演义》:已是一方诸侯的曹操何以对投奔他的刘备独称英雄?
孙尚香跟了刘备三年,为啥一直没有子嗣?《三国演义》早就暗示了
《三国演义》鲁肃为何亲自去荆州吊孝?展现了他的能耐!
《三国演义》孙尚香为何能看上刘备?不仅仅因为权势!
三国演义中的文聘投降曹操后就不知所踪了,原来他依旧在建功立业
一文读懂《三国演义》中文臣武将身高排行榜
三国演义中,张飞为何喜欢庞统,而讨厌诸葛亮,原因是一个嗜好
电视剧《三国演义》中“单刀赴会”真正主角的是谁?真是关羽吗?
网址: 《三国演义》中,刘表让刘备辅佐长子刘琦,历史也是如此吗? http://m.shhpp.com/newsview344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