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振振博士 1950年生,南京人。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古文献整理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特聘教授。兼任国家留学基金委“外国学者中华文化研究奖学金”指导教授,中国韵文学会荣誉会长(原会长),全球汉诗总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中央电视台“诗词大会”总顾问、《小楼听雨》诗词平台顾问、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特聘教授等。曾应邀在美国耶鲁、斯坦福等海外三十多所名校讲学。
钟振振教授答疑信箱(461)
清·徐灿《咏史》诗之“老雉不独栖,胡书类嘲骂”(续四)
咏史(六首其六)
[清]徐灿
隆准歌大风,重瞳赋垓下。
才气固等伦,文采亦相亚。
学书何必成,词场足雄霸。
虞兮相和歌,歌罢泪如泻。
短吟何恻怆,就死颇闲暇。
汉宫欢未毕,楚舞忽怨诧。
老雉不独栖,胡书类嘲骂。
何若乌江人,泉台侍车驾。
名花照千载,芳魂未应谢。
网友仔油问:钟先生,我最近在读清初女诗人徐灿的《拙政园集》,诗集卷上有《咏史》,其中“老雉不独栖,胡书类嘲骂”两句不太能读得懂,故冒昧向您请教,盼望您的答复。谢谢您。
钟振振答:(接上期)这诗的后半部分,是用汉高祖刘邦的吕后与西楚霸王项羽的虞姬作对比,褒虞姬而贬吕后。
第457期“答疑”论证了“老雉”是对吕后的蔑称。那么,“不独栖”又是什么意思呢?
要弄明白“不独栖”的意思,得先从“独栖”说起:无论男子还是女子,只要是独居无偶,便可称“独栖”。
弄明白了“独栖”的意思,“不独栖”的意思便呼之欲出了:鸟之雌雄,人之男女,成双作对,形影不离。
第458、459等两期“答疑”所引“独栖”诸例,明·高启《义鹳赞》等六条对我们所讨论的问题尤其重要,因为它们强调:女子死了丈夫,应守节“独栖”。
吕后是死了丈夫的。诗人说“老雉不独栖”,分明是骂她不守“妇道”!
说吕后不守“妇道”,有影儿没影儿呢?还真有那么点儿!
《史记》卷九《吕太后本纪》载,吕后以太后称制,亦即“垂帘听政”时:以辟阳侯审食其为左丞相。左丞相不治事,令监宫中,如郎中令。食其故得幸太后,常用事,公卿皆因而决事。
又卷五六《陈丞相世家》曰:食其亦沛人。汉王之败彭城西,楚取太上皇、吕后为质,食其以舍人侍吕后。其后从破项籍为侯,幸于吕太后。及为相,居中,百官皆因决事。
又卷九七《郦生陆贾列传》曰:辟阳侯幸吕太后,人或毁辟阳侯于孝惠帝,孝惠帝大怒,下吏,欲诛之。吕太后惭,不可以言。
按,“辟阳侯”是审食其的封爵。
“左丞相”,宰相之一。在汉代,地位略低于右丞相。
“左丞相不治事,令监宫中,如郎中令”,谓审食其这个“左丞相”,在吕太后当政时期,实际上不履行宰相总理国家日常工作的职责,而主要是管皇宫里的事,相当于“郎中令”。
“用事”,谓当政,有相当大的实权。
“公卿皆因而决事”,谓朝中大臣都顺从审食其的旨意办事。
“亦沛人”,谓审食其也是刘邦、吕后的老乡,沛县人。“沛”,今江苏省徐州市沛县一带。
“汉王”,即刘邦。
“彭城”,即今徐州市。楚汉战争时,是楚霸王项羽的都城。
“楚”,此指楚霸王项羽。
“太上皇”,指刘邦的父亲刘太公。
楚汉战争初期,楚军在彭城西大败汉军,俘虏了刘太公、吕后,作为人质。
“以舍人侍吕后”,谓审食其作为亲近的随从侍候吕后。审食其随吕后被楚军俘虏,一直在吕后身边。
“从破项籍为侯”,谓审食其跟从刘邦灭了项羽,以功封侯。
“居中”,谓处在权力中心的位置。
“毁辟阳侯于孝惠帝”,对汉惠帝说审食其的坏话。汉惠帝,吕后之子刘盈。
“下吏”,交给司法官吏去审讯。
《史记》中的这些记载,关键在于“得幸太后”“幸吕太后”两处的“幸”字。它可以指帝王与某人发生性行为,也可以指帝王对某人仅仅是特别宠信而已。到底该怎样理解?那就看您对吕后其人是喜欢还是不喜欢了。
显然,诗人徐灿很不喜欢吕后。她确信吕后与审食其有不正当的两性关系,因此才会骂出“老雉不独栖”的话来。这骂,骂得颇有技术含量。“雉”既是人名,又是鸟名,一语双关。
平心而论,吕后与审食其有没有性关系,纯属个人隐私,正常的现代人才懒得管呢。但在封建时代,却关乎“礼法”,兹事体大,一根稻草也能压死骆驼。吕后其人心狠手辣,做事歹毒,历代文人大多对她没有好感。所以,咱们也就犯不着去为她“洗白”了吧。
(未完待续)
作者/钟振振 编辑/冯 晓
相关知识
钟振振教授答疑信箱(461)
钟振振教授答疑信箱(436)
钟振振教授答疑信箱(409)
钟振振教授答疑信箱(403)
钟振振教授答疑信箱(422)
钟振振教授答疑信箱(441)
钟振振教授答疑信箱(445)
钟振振教授陪您读古诗词(97)
钟振振:当代诗词创作最重要的是写出增量来
钟振振|宋·贺铸词笺注(19)
网址: 钟振振教授答疑信箱(461) http://m.shhpp.com/newsview333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