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带上贵州非遗回欧洲”

“带上贵州非遗回欧洲”

陈洁泉

黔地又是艳阳天。

7月18日,“山海无界,乐传全球”欧洲音乐人贵州行进入尾声。除音乐采风,6名欧洲音乐人还对贵州非遗文创颇有兴趣。

欧洲音乐人在“蓝白小寨”挑选非遗文创。人民网 阳茜摄

车轮驶过蜿蜒小道,抵达采风最后一站——贵阳市清镇市红枫湖镇大冲村“蓝白小寨”。才入村寨,一幢非遗文创工作室便叫欧洲音乐人挪不动脚步。

“Amazing!”欧洲音乐人不断发出惊叹。跟随他们的目光,只见展示台面上,运用蜡染、扎染、苗绣等非遗技艺在布料上勾勒出的山川、花鸟等自然花样,被制作成了服装、丝巾、香包、发饰、桌旗等50多种手工艺品,琳琅满目。

欧洲音乐人在“蓝白小寨”挑选非遗文创。人民网 陈洁泉摄

英国小提琴演奏家Gwyneth Nelmes率先“拿下”一个土布苗药香囊。据工作人员介绍,香囊采用苗族蜡染“先染后织”的工艺,以蓝白两色为主调,再绣上精致图案,个个不同。“蓝调颜色好看,样式精致,香气奇妙。”Gwyneth Nelmes爱不释手。

英国男高音歌唱家Tom Lidgley挑选了一块精美的蜡染布,运用植物染料经过多道工艺浸染出的“蓝底白花”凤凰图样栩栩如生。他的父亲格外喜欢民族风手帕,此行一直在寻找。见到这块蜡染布时,Tom Lidgley激动地说“就是它!”

欧洲音乐人在“蓝白小寨”挑选非遗文创。人民网 阳茜摄

旅英女高音歌唱家王蓓蓓被一块蓝白相间扎染丝巾吸引,“见过不少非遗工艺品,这个尤其精美,据说是运用云纹团扎法染制出层次丰富的云纹,非常特别。”王蓓蓓准备将丝巾带到英国,展示给英国朋友……

贵州非遗文创受热捧,大家伙在这间约200平的工作室里驻足了近30分钟,恋恋不舍地前往下一行程。

刚踏进“湖缘梦舍”民宿,没想到Tom Lidgley又“看上”一幅蜡染挂画。1米高的挂画利用板蓝根等多种植物染料经过8道工艺染制而成,图案展示了“椿米”这一民俗。Tom Lidgley说,吸引点在于这幅作品不仅有民族工艺,还讲述了一个民族故事。

欧洲音乐人在“蓝白小寨”挑选非遗文创。人民网 陈洁泉摄

民宿老板李阳梅说,制作这样一件非遗文创至少2个月,一般不售卖,但很高兴能获得国际友人喜爱,希望通过国际友人让贵州非遗走出大山。

没多久,6名欧洲音乐家个个“收获满满”。

换句话说,非遗文创“圈粉”,彰显的是贵州文化魅力。

在贵州,18个世居民族酿造成文明瑰宝,截至2025年累计有159项非遗入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数量位居全国前列,织就出一幅绚丽多彩的人文长卷。

基于此,贵州推动传统文化“活起来”到“潮起来”,特色文化创意产品竞相盛放,有关文创企业和个人工作室达5000余家,贵州省民间文艺作品版权资源数据库入库作品2.7万余件,涵盖苗绣、蜡染、银饰、漆器、绘画等优质文艺文创精品。

以文创为笔,融合传统与现代,近年来贵州文化IP也逐渐走向国际舞台。

7月19日一早,6名欧洲音乐家带上满满当当的贵州非遗文创启程了。机翼划过天际,贵州非遗又将再次被世界看见。

相关知识

“带上贵州非遗回欧洲”
贵州麻江:擦亮非遗文化金字招牌
贵州三都:“非遗+研学”打造文旅融合“新顶流”
贵州镇远:非遗迎新 祥龙献瑞
云南“非遗” 之花绽放欧洲 向世界发出“景迈之约”
贵州七星关:石榴花开 非遗贺春
贵州麻江:指尖绣娘“秀”非遗 民族时尚促增收
贵州平塘:传承非遗文化 助力乡村振兴
已就位!11号晚上8点,跟着陈卓璇一起了解贵州那些让人震撼的非遗
乌江寨数字技术再现非遗创新表达

网址: “带上贵州非遗回欧洲” http://m.shhpp.com/newsview333096.html

所属分类: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