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新民艺评|徐佳和:名画前排个队不难吧

新民艺评|徐佳和:名画前排个队不难吧

浦东美术馆“缔造现代:来自巴黎奥赛博物馆的艺术瑰宝”展,因为汇聚逾百件西方艺术史上的名作真迹,自开放以来备受关注,几乎每天都要限流。展览方特别打造的空间——“梵高的房间”陈列有此番来沪最广为人知的作品——梵高《阿尔勒的卧室》和《自画像》,其中,《阿尔勒的卧室》是首次来华展出,因而有近期赴奥赛博物馆参观的观众抱憾说:“我好不容易到了巴黎,‘梵高’却去了上海。”

名画面前人流如潮水般涌动,谁都想挤到最前排近距离毫无遮挡地“直面”梵高,与名画同框,打卡留影,后面的观展人群忍不住踮足推搡,一堆人挤在画前,难得与名画相见,却无法静心欣赏。

这几乎是当下顶级艺术展的常见景观,失序直接消解了策展哲学。以“缔造现代:来自巴黎奥赛博物馆的艺术瑰宝”为例,同一时空,策展人斯特凡纳·盖冈精心设计的“艺术对话”正被挤压,雷诺阿与塞尚的并置、高更雕塑与绘画的呼应,在拥挤与喧哗中失去呼吸的空间,观展体验不断被此起彼伏的快门声割裂,我们不得不思考:秩序管理本身是否应该进入展览设计的范畴,成为核心语言的一种?

相较之下,笔者发现2023年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梵高的柏树”特展提供了一种诗意解决方案。从纽约现代美术馆MoMA借展的焦点作品《星夜》与来自圣保罗、阿姆斯特丹、哥本哈根等更远地方的梵高作品共同组成的展览,名画迸发出的火花让人无法抗拒,大批观众慕名而来。馆方设计了一套数字化分流系统,观众先扫码进入虚拟队列后自由参观博物馆内其他展厅,直至短信通知临近观展时间再返回。在等候区设置“柏树主题影像区”,播放普罗旺斯风光与梵高书信摘录,将等待的时间转化为知识铺垫的机会。进入展厅,通往《星夜》的动线十分清晰,排队时观众举目便可观赏身边的梵高“柏树”主题的其他作品,画中树木向上生长,翻滚而出的卷曲笔触清晰可见。直到抵达《星夜》面前,每位观众享有30秒的专属观看时间,侧立的安保人员以手势而非声音维持秩序。如此的设计创造了双重价值,一方面,《星夜》前的静默等待成为仪式感的体验;另一方面,分散到馆内其他展厅、露台的参观人流让整个博物馆的动线通畅起来。正如大都会博物馆CEO丹尼尔·韦斯所言:“限流虽不盈利,却是对艺术尊严的守护。”

展厅的秩序管理还可以依托空间实现,以巴黎奥赛博物馆为例,其建筑由火车站改造而来,拱顶结构天然形成视线引导。但最关键的秩序策略在于,印象派杰作集中于5楼,观众需穿过暗门电梯抵达,这样的安排人为制造了参观节奏的间隙。大钟观景台又起到了分流枢纽的作用,观众在拍摄塞纳河风景后兴奋感沉淀,再进入梵高厅已然调整好观展状态。

当然,延长开放时间也是一种观众分流利器。浦东美术馆开放至21时。上海博物馆自7月1日开始,直到8月17日“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闭幕,除周一闭馆日外,人民广场馆将每天加开夜场至21时。艺术与上海之夏的城市灯光共辉映。

秩序的本质并非一味约束,也可能是一种时空韵律——让米勒起伏的麦浪、梵高燃烧般的柏树、高更谜一般的塔希提风情,能在现代人的目光交汇中完成对话。秩序也不是冰冷的规则,而是对艺术与观众的双重尊重——如果排队的长龙成为名画前的常态,展厅里移动的人群如一幅长长的古卷轴缓缓铺展,那安静移动的队伍本身,也是致敬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那些艺术大师的一幅动态图景。而这样的等待,恰是艺术在尘世中必要的留白。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徐佳和

相关知识

徐佳和:名画前排个队不难吧
孙铭阳和何卓佳,小莎莎好小好小呀,昨天看个视频,莎莎10岁就进省队…
《超脑少年团》开启“名画”修复任务,马钦伟率队背水一战
前段时间龙队和石川佳纯的事让人感到意外…
刘些宁徐艺洋cp 刘些宁徐艺洋什么cp
徐佳莹说周杰伦的歌真的很动听~这绝对是所有杰迷的心声吧?
徐佳莹提到周杰伦的歌真好听~这绝对是所有杰迷的心声吧?
徐艺洋练习生时期就很美啊~ 姐姐不做爱豆了也多多跳舞吧!
徐亮:解说用不恰当词语 向舒尼奇和河南队抱歉
你说对吧?“老婆”一夸就乐开花 黄子韬徐艺洋 黄子韬直播

网址: 新民艺评|徐佳和:名画前排个队不难吧 http://m.shhpp.com/newsview330855.html

所属分类: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