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外专家建言牡丹国际传播之道:提炼文化内涵
中新社菏泽4月12日电 (李明芮)“牡丹是中国文人墨客笔下的重要角色,常见于跨度两千多年的诗歌、散文和绘画中,也流传于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里。”在12日举办的2024菏泽牡丹国际传播论坛上,中国公共关系协会会长郭卫民说,应提炼牡丹文化中具有历史价值和现代人文价值的内涵,使牡丹文化兼具历史厚重感和时代感。
当天,中外专家学者齐聚山东菏泽,共探牡丹作为中华文化标识的国际传播之道。记者在论坛上获悉,菏泽栽植牡丹历史悠久,兴于唐、盛于明,至清代成为中国牡丹的栽培中心,拥有9大色系、10大花型、1300多个品种。
“菏泽牡丹不仅是中华文化、智慧、学问、艺术的象征,其繁荣和美好的寓意,也是我们的‘指路明灯’。”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化与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大卫·巴拓识认为,牡丹作为一种展现人类文化精华的生命形式,为文化交流以及关于牡丹种植共同历史的国际学术讨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我相信牡丹是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行文化对话的完美主题。”
“菏泽因牡丹而闻名。牡丹在中华文化中不仅是一种花卉,更是一种文化符号。”中国外交学院副院长、中国国际关系学会秘书长孙吉胜表示,传播“牡丹”文化不仅要传播好这些特殊符号所包含的历史文化,更要传播好中国的发展实践。(完)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中外专家建言牡丹国际传播之道:提炼文化内涵
文化传播 | 让昆曲融入国际潮流
中国故事国际传播的“道”与“术”
九省共话黄河文化,黄河入海口这场高规格国际传播论坛在谈啥
《吴晓求对话九位国际顶级专家》新书发布 专家“云端”再论中国发展
古诗英译推动中华文化国际传播
2023成都·欧洲文化季——和合之道国际艺术创作营发布会在温江区举行
第六届成都国际诗歌周启幕 近百名中外诗人以诗会友
笔耕不辍建言不止,93岁社科专家再出新书
书画家支部愿和名家艺术联盟:甘当中国文化国际传播桥梁
网址: 中外专家建言牡丹国际传播之道:提炼文化内涵 http://m.shhpp.com/newsview184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