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传承百年,密云墙子路长城脚下走花会

传承百年,密云墙子路长城脚下走花会

原标题:传承百年,密云墙子路长城脚下走花会

“总督官”精神抖擞地打一杆小旗引路,紧随其后的是龙门旗,横幅上写着“墙子路民间花会”七个大字,后面五颜六色的龙旗随风飘舞……

2月24日,元宵佳节,密云区大城子镇墙子路村一年一度的民间花会活动再次上演,12档花会依次登场,平静的小村庄沸腾起来。

传承百年的墙子路花会热闹庆元宵。

今年的表演队伍由墙子路村和相邻各村的152名村民、12档节目组成。气势恢宏的舞龙舞狮、刚健热烈的大鼓、引人发笑的小车会、动作灵活的高跷……现场欢呼声、掌声不断,喜气盈盈、热闹非凡。

督官是花会的组织者和牵头人。据墙子路花会“督官”蔡波介绍,表演者当中年龄最长者已79岁高龄,这位名为鲁广生的老人参加过十多次花会表演,一直在“吵子”的队伍里专注演出。而最小的表演者是15岁的鲁明汉,对他来说寒假练习“高跷”是跟完成作业一样重要的事情。“从放假开始,我几乎天天跟伙伴们一块排练,我们自己设计了跳跃的动作,也算一种创新。”鲁明汉说。

墙子路花会传承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花会的‘会档’组成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时代发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在不断‘自我生长’。”密云区大城子镇宣传部长钱蕾介绍,在上世纪90年代村里关于花会活动的记录中,还未出现“音乐”和“腰鼓”这两档花会。

墙子路民间花会形式丰富,与其边关重镇的历史地位不无关系。明清以来,来自天南海北的驻军和商贾曾使这里繁盛一时,而他们的后代落户居住于此。这个800多人的小村子,竟然有着46个姓氏,除了“王”“赵”“蔡”这些常见姓,还有“琚”“屈”“荣”“翁”这类少见姓氏。这一方村落的开放、包容,令五湖四海的民俗习惯在这里实现了交汇、融合与绵延发展。

墙子路花会活动持续两个多小时,热热闹闹地开启了新一年的幸福美好。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传承百年,密云墙子路长城脚下走花会
2021北京长城文化节活动正式启动
长篇小说《长城传》面世,带领读者感受长城厚重历史文化
河北梆子《密云十姐妹》首演 讲述治水护水的密云故事
一片秦时明月挂边墙
俗语说:不怕红杏会出墙,就怕野花会进房,要想家庭幸福不妨留意
长城文化节今晚在八达岭开幕 “寻找最美长城守护人”同步开启
著名作家章以武谈广州文艺百年:心向上,脚向下
密云站启用!北京朝阳26分钟到密云,票价32元起
2022新时代原创校园歌曲奖揭晓 海峡两岸青年音乐人放歌密云

网址: 传承百年,密云墙子路长城脚下走花会 http://m.shhpp.com/newsview179385.html

所属分类:美好生活